时间:2019-08-14 14:43作者:朗拓外勤
自2012年下半年起,到2016年初,酒水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: 2012 年国家开始限制三公消费,整风运动展开,政商务消费大幅下降,中高端酒价格降幅明显,渠道库存积压,企业报表恶化。在中高端酒价格回归理性后,大众消费逐步承接三公消费的下滑,行业触底回升。 本轮行业调整在2016 年初已经结束,进入新的复苏周期,回暖趋势已现。但纵观产业,2017依旧不容乐观,酒业继续处于调整上升期,机遇与挑战并存。同时,随着互联网的兴起,各公司纷纷修改或制定新的战略以适应市场变化。
在2007年,《糖烟酒周刊》首次在行业提出“超商”这个名词,被行业一直引用至今。超商的含义有两个:一是体量超大,二是思路和运营模式超前。而在体量上年销售额超过5个亿,仅弱于超商的经销商,我们称之为大商。 相对来说,酒类销售的毛利率远远高于制造业,很多制造业企业靠严格规范的管理流程控制成本,增加利润,而酒类商贸公司管理相对粗放,浪费的较多,尤其是销售规模扩大后,大企业病出现,部门沟通难度增大,相互推诿增多,极大的浪费了财力和人力。在前几年行业整体遇冷之后,高速发展的企业慢了下来,以前增长带来的问题开始显现,经销商的利润空间被进一步挤压。那么利润从哪来?很多超商和大商公司提出“从管理要效益”的口号,开始加强并规范化管理。
要想实现管理的规范性,对于人员众多的酒水行业厂家来说,增加多余的人力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。随着这种行业需求与互联网的不断发展,出现了一批能够帮助企业解决此类问题的管理软件,朗拓智慧外勤就是其中一个:朗拓智慧外勤能够更高效的管理员工,更便捷的进行客户管理,更迅速的掌握门店动销情况,并能实时统计分析库存、铺货、销售情况。由于这些功能与需求的完美对接,使得企业能够有效节约管理成本,实现效益的最大化,这类软件现在已经逐渐被快消行业所接受,成为各大酒水行业厂家老板青睐的新型管理办法。
报告资料显示:2016年1-12月,纳入到国家统计局范畴的规模以上白酒企业1578家,其中亏损企业113个,企业亏损面为7.16%。白酒企业累计完成销售收入6125.74亿元,同期增长10.07%;累计实现利润总额797.15亿元,同期增长9.24%;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10.54亿元,同期下降15.92%。说明全年白酒收益稳定性增长,总体运行波动趋缓。 2017年,中国白酒行业面对中国经济发展的“新常态”,经过四年的深度调整,目前已开启以“价”维稳,理性发展的局面。从目前发展的现状来看,制约白酒行业发展和拉动价格下跌的产能总量过剩、产业集中度低、市场价格的认同等问题未得到根本性改善。 中国白酒行业的问题首先是产品过剩。自2010年开始由于全渠道发展、新品的不断推出,白酒行业产品过剩情况严重,给经销商增添了很多麻烦,但这个问题可以通过统购、并购来解决。其次,产能过剩也不容忽视,此前大肆兴建的白酒产业园此时也面临关闭危机。最后,由于中国的白酒厂家和厂商多于市场需要,使得白酒行业主体过剩,预计未来几年可能会有一批小酒厂和酒商退出白酒行业。 对于产品及产能过剩问题,经销商需适时减少生产并增加销量,这要求企业厂家实时掌握库存和销量情况。但由于传统的进销存管理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,难以直接适时的调整生产量、分配库存,无法有效解决产能过剩问题。朗拓智慧外勤类的快消管理软件具有进销存管理、库存上报、销量上传等功能,通过销售人员先进行销量上传,审批合格后系统自动生成报表,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报表查询期望时间内的商品销量。这些能够帮助企业实时获取到库存及销量信息,进行经营分析,使企业迅速做出调整计划,抢占市场先机,实现精细化管理。
|